二次育肥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二次育肥存在补栏尝试,导致供应增量后移。即部分养殖户将原本该出栏的猪买回进行二次育肥,短期内市场生猪供应量减少,但未来供应量可能增加。
产能增长虽预示未来猪肉供应可能更充足★★◆,但也给市场带来一定压力。随着能繁母猪存栏量增加,生猪供应量相应上升,可能导致市场供过于求■■■■★■,压缩养殖企业盈利空间。二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 4043 万头,为正常保有量 3900 万头的 103★■■◆.7%★★■◆◆,仍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上限,但其持续增长趋势需重点关注。
6 月 9 日,华储网发布关于 2025 年 6 月 11 日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竞价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本次收储挂牌竞价交易 1 万吨,为今年首次真正意义上的收储行动。在生猪价格持续走低背景下,此次收储旨在稳定猪价、提振市场信心。2025 年以来,生猪价格持续下滑,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6 月第 1 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 14★◆★.78 元 / 公斤★■★■■◆,较前一周下跌 0◆★■★◆★.4%◆■■,已连续六周下滑■■◆。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数据也显示,全国大中城市猪粮比价已连续 5 个月下滑■★■■◆,逐步临近过度下跌情形三级预警线■◆。此次收储政策与前期发改委会议政策意图一致,均为避免未来生猪出栏压力下猪价陷入低迷◆■◆■◆★。受首轮猪肉收储消息影响■★◆,6 月以来,生猪养殖个股普遍上涨,平均涨幅达 4◆★★◆■.09%,跑赢沪深 300 指数超 2 个百分点★■◆。神农集团、正虹科技◆■★■★■、牧原股份累计涨幅居前■◆◆★,分别达到 17.89%■◆◆、10.43%、9.74%★◆◆,其中神农集团、牧原股份股价均在 6 月 11 日创下年内新高。
诚信尚俭 共享食安——2024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柳州活动暨广西柳州市、湖南怀化市◆◆■★、贵州黔东南州食品安全跨区域合作10月15日启动
5 月底,市场传出消息■★■■,生猪行业接有关部门通知,暂停扩产能繁母猪以及二次育肥,出栏体重需控制在 120 公斤左右。该政策旨在控制生猪产能过快增长◆★★■★,避免市场供过于求引发价格大幅下跌。牧原等大型集团随即停售二次育肥用猪,对二次育肥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小散户面临经营困境■■■。屠宰场也调整收购计划■◆★★◆◆,将肥猪体重限制在 120 公斤以下,促使整个生猪养殖产业链重新调整经营策略。
7 月 17 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 2025 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黄保续指出,前期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及时发出产能过剩预警信号,并引导主要企业有序调减产能。这一举措进一步彰显政府对生猪产能调控的决心。通过及时预警和引导,有助于避免生猪产能过度扩张,保障生猪市场稳定供应和价格合理波动■◆◆。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牧原股份作为行业领军企业◆■★◆★★,业绩表现尤为突出。受出栏量增长、成本显著下降影响,今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属净利润 102 亿元至 107 亿元,同比增长 1129★◆■★◆★.97% 至 1190★■◆■★◆.26%。新希望同样表现不俗◆◆■◆★◆,预计实现归属净利润 6.8 亿元至 7.8 亿元,同比增长 155★■.85% 至 164◆★★.07%★■■■★。大北农也实现业绩逆袭,预计实现归属净利润 1■★◆■■.9 亿元至 2★◆◆★★■.5 亿元,同比扭亏为盈。这些业绩数据充分证明生猪养殖行业上半年具备较强盈利能力。
推动现代农业生猪育种领域发展 上海市农投集团与托佩克携手打造生态农场样板
展望下半年,生猪市场走势备受关注■◆★★。卓创资讯分析师邵瞧瞧认为,养殖端长期盈利促使生猪产能增加,对市场形成一定供应压力,但消息面调控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长线供应压力。下半年需求端有望逐步回暖,对生猪价格起到托底作用。预计下半年猪价底部或至少维持在 13 元 / 公斤以上。
在生猪价格波动的关键时期,一则重要消息发布: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于 23 日在北京召开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此次会议规格颇高,牧原、正大◆◆★◆■■、大北农★★★、双汇、双胞胎等生猪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均参会,堪称生猪行业的一次盛会。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展望未来,生猪产业有望朝着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方向发展。随着养殖技术不断进步,母猪生产效率将进一步提升,养殖成本有望继续降低。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将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将增强。在市场需求方面,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转变,对高品质猪肉的需求将持续增加,这将促使生猪养殖企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
对于广大养殖户和投资者而言★◆◆,生猪市场动态变化始终是关注焦点。后续市场走势不仅关乎个人经济利益,也与整个生猪产业发展紧密相关。建议持续关注生猪市场政策导向★■◆、供需变化等因素,以便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市场中做出明智决策。期待生猪产业未来迎来更加稳定、繁荣的发展局面◆■。
需求端方面,随着下半年中秋、国庆、春节等节日增多,居民消费需求通常会增加■★★■◆。节日期间◆★★■◆,猪肉需求量明显上升,将对猪价起到支撑作用。餐饮行业下半年也将逐渐回暖,猪肉采购量相应增加。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对猪肉品质要求越来越高■★◆◆,高品质猪肉市场需求逐渐扩大。
当前生猪市场受供需、产能、成本等多方面因素交织影响,呈现复杂态势。价格波动、产能变化及政策调控深刻影响生猪产业发展。政策调控在稳定市场、引导产业健康发展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通过规范二次育肥、杜绝私屠滥宰、控制产能扩张、收储冻猪肉等一系列措施,有效缓解市场供需矛盾,稳定市场价格★◆★★,增强市场信心★■■★◆★。
在盈利方面◆★,养殖端不断优化成本■■★◆■■,提升母猪生产效率,有望继续降低养殖成本。部分企业已将成本控制在 13 元 / 公斤以下★★,部分控制目标已接近 12 元 / 公斤★★■。因此■★■■,下半年行业平均盈利或仍可维持在 100 元 / 头至 200 元 / 头水平,这对养殖户而言是相对乐观的预期。大型养殖企业凭借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在成本控制方面表现出色◆■★■■★,有望获得更高盈利。中小养殖户则需通过加强管理、提高养殖技术等方式降低成本,提升自身竞争力。
近月来,生猪养殖行业政策引导频繁,一系列举措为产业优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从供应端看,尽管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增长,但政策引导和调控可能使产能增长速度得到一定控制◆◆◆。政府通过发出产能过剩预警信号,引导主要企业有序调减产能,有助于避免产能过度扩张,稳定市场供应。部分企业不断提升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优化养殖结构★◆◆■■,提高养殖效率◆★■■,降低养殖成本,以应对市场变化。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上半年,饲料成本变化对生猪养殖行业产生重要影响。饲料成本显著下滑◆★◆◆■■,为养殖端带来利好,既降低养殖成本,又推动养殖端压栏增利。部分养殖户因饲料成本降低,选择延长育肥周期以获取更多利润。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在盈利驱动下,生猪产能不断变化。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增长,自 2 月起农业农村部官方数据已体现这一趋势。卓创资讯对 196 家样本企业(能繁母猪存栏 5000 头以上占比 78%★◆,5000 头以下占比 22%)的监测显示,2025 年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上升◆◆◆★。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双胞胎集团董事长鲍洪星出席农业农村部召开的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言
会议旨在分析研判生猪生产形势,围绕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广泛征求企业◆■■、主产省份、专家及行业协会的意见■★■■,并提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建议★◆■■◆■。据参会企业透露,会议内容可能涉及规范二次育肥、杜绝私屠滥宰等关键议题。此次会议为当前生猪市场注入积极信号■■★★,也为生猪产业未来发展明确方向■◆。
需求端方面,受鲜品分割和冻品小幅度入库支撑,需求增幅超预期,对猪价形成一定支撑。然而,供需双方仍处于僵持状态,致使上半年猪价低点延后。尽管市场需求有所增长,但生猪供应也在持续增加,双方博弈导致猪价在一定区间波动。
23日早盘★◆◆■◆◆,国内期货市场生猪主力合约 2509 表现活跃★◆,价格一度攀升至 15150 元 / 吨,刷新年内高点★◆★■。截至上午收盘◆★★★,该合约价格稳定在 14680 元 / 吨◆◆■■★,涨幅达 2★■.3%。此次价格大幅上涨引发市场广泛关注,生猪市场价格走势突变的背后原因值得深入探究。
自去年 5 月份起,生猪养殖行业持续保持盈利态势◆■★★,连续 14 个月实现盈利,为养殖户带来显著收益。从各大生猪养殖上市公司披露的半年度业绩预告来看,行业整体表现良好★★★■■。